记忆贵州|《苗绣文化密码》讲述一针一线中交织的神奇传说-凯发k8国际首页

精品制作工作室 | 2022-05-05 21:16

在贵州的崇山峻岭之间,各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为贵州留存了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针一线中交织的神奇传说、大山深处良方秘药的世代传承。由贵州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承制的纪录片《苗绣文化密码》将在《记忆贵州》栏目播出。

5月10日周二20点10分,贵州六频道《记忆贵州》栏目将播出纪录片《苗绣文化密码》《苗医王增世》,两集连播,让我们走近苗绣和苗医的故事。

《苗绣文化密码》

神秘的苗绣起源于何时已难以考证,据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典籍之一《尚书》记载,苗族先民早就有了“衣画而裳绣”的服饰特点。

相传一位苗族女首领,为了让大家记住迁徙的历程,想出了彩线记事的办法。离开黄河时,她在自己的左袖缝上一根黄线;渡过长江时,在右袖缝上一根蓝线;越过洞庭湖时,在胸口处绣上一个湖泊图案。每渡过一条河,每翻过一座山,都要在衣服上缝下记号。记号越来越多,从领口一直缝到裤脚,密密麻麻。慢慢的,衣服上的绣片丰富起来,除了记录迁徙路线,还记录苗族人民心中的美好愿望、日常发生的事情,以及历史上的人物和事件等等。

这个故事的真伪难以考证,但它揭示了这样一种审美现象,那就是抽象化的审美符号起源于具体的生活现实,每一个审美符号,都有意味的形式,其中,最深刻最厚重的意味就是符号背后蕴藏着的历史文化内涵。一幅绣片一个片断,连在一起,就是苗族人凝固了的历史记忆。

在苗绣图案中,出现最多的或许是“蝴蝶”这一形象。蝴蝶,被苗族人民尊称为“蝴蝶妈妈”。

在苗族人民口传古籍《苗族古歌》中“创世神话”这部分讲述了蝴蝶妈妈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蝴蝶妈妈的十二颗蛋孵化出了世间万物和人类。

各民族的文化记忆是相连的,类似的故事,藏族、彝族、仡佬等很多民族都有,这些对远古历史的记忆、对美好生活的表达,都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集体记忆,都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愿望表达。

苗绣具有写实记事的功能,在其历史记忆的最深处,映现出了苗族文化生长的土壤和根基。我们今天看到的苗绣图案,如“双凤相交图”和“洛书河图”的变形,能隐约看出这一文化根基的影子。苗绣中的双凤相交图和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双鸟相交”图案高度相似,这是苗族文化和河姆渡文化密切相关的直接证据。在中华民族的神话传说中,伏羲女娲图像往往是双蛇相交图。苗绣中的双凤相交图,无疑是这一中华民族共同记忆的形象呈现。

苗绣文化植根于中华民族的历史土壤之中,既有自身文化的个性,又有中华民族文化的共性。苗绣图案的发展演变,正是与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结果。

龙是华夏族的图腾与象征。在苗族的某些支系中,龙是吉祥的,于是反映在刺绣中,龙就有各种变形,形成牛龙、鱼龙、鸟龙、蝴蝶龙、人头龙、树龙等多种形象。苗绣中的龙不像汉族的龙形态威严、形象固定,而在苗族女性的针线中获得自由舒展、率真稚气的表现。由此可以看出,各民族间的文化是不同交融、相互影响的。

苗绣图案的发展生动地说明了苗族文化是和其他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结果。在今天我们看到的各种苗绣图案中,如汉族文化中流行的数字、吉祥字、吉祥图案等都在影响着苗族刺绣的发展,让苗绣的图案内容越来越丰富饱满。

从苗绣的发展史来看,苗绣经历了由单色发展到多色、由单线发展到多线这一过程,这种复杂化的过程必然对苗绣的针法提出挑战,发展至今,苗绣已形成了一整套系统而成熟的针法。

苗族刺绣非常讲究所绣物象以及艺术效果,根据表现需要来选用不同的针法,有的绣、有的挑,有的根据底布的经纬线来考虑用针,有的则将丝线相互缠绕、编织、捆扎、打结,还有的进行垫绣、贴绣等等,方法可谓千变万化。苗绣针法,在其发展过程中,显然借鉴了其他多种刺绣的针法,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传统而时尚的苗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欢。苗绣文化,以产业的形式展开了她在现代化生活中的重要角色。

贵州苗族人民用苗绣编织出了美好生活的梦想。贵州苗绣产业的发展,在乡村振兴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苗绣是文化也是产业,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绚丽多姿的贵州苗绣已经走出大山,正在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她的魅力。让我们一起走进苗绣,揭开她传统而又时尚的神秘面纱。

每周二20点10分,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电视栏目《记忆贵州》在贵州广播电视台贵州六频道播出,敬请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