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读过的书,成为我们的知识?-凯发k8国际首页

学习强国 | 2022-05-21 18:38

如何让读过的书,成为我们的知识?

在读书写作中,我们可能都会有这样的经历:要翻找某本书核实某一观点或表述,找到一看才发现,要找的书不但之前读过,还在书上留下了痕迹、梳理了重点,旁边甚至还记录了当时读某一段落时的心得体会。遇到这种情况,我们有时会怀疑自己的记忆力:为什么对这本读过的书,几乎没有什么印象。这样读书,如何谈得上成效?事实上,我们读完一本书,能够沉淀下来,成为我们的知识、思想、经验,甚至精神结构某个部分的内容,可以说是少之又少。这一比例应该不会超过1%,甚至更低。

如何读书才会效率更高、效果更好?读书人都有现实关怀,学以致用是读书的主要目的。基于这样的出发点,采用“三两读书法”或许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读了又忘”或者“只读不吸收”的尴尬。这里的“三两”,说的是“三次过滤、两次输出”。有人曾将读书形象地称为“攻书”,“三两读书法”可以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攻书”之法。

第一次过滤,就是我们在读书过程中,要用眼睛过滤一遍。现在各种信息、各种书籍太多了,内容广泛,知识和思想的成色又参差不齐。但人的时间、注意力却极其宝贵,十分有限。除非是经典中的经典,读一本书,已经不太可能平均用力,逐字、逐句、逐段、逐页地从头到尾读完。拿到一本书,多半会先翻一遍、直奔主题,找到真正需要的、真正感兴趣的,或者真正不懂的内容。这其实也是把眼睛当作筛子,将书过滤了一遍。

第二次过滤,就是用自身储备的知识和思想结构,将读到的内容过滤一遍。具体来说,就是某本书上读到的新的知识、新的思想和自身存量的知识、思想等进行对话、交换意见。这一过程,有点像武侠小说中的左右手互搏。借助这一过程,读书的人就会像“贪食蛇”游戏一样,用自身的知识和思想结构,吞没和消化新接受的知识和思想。而一个人储备的思想和精神结构,相当于消化新的思想和知识的坩埚。思想和精神结构越扎实牢固,坩埚的温度越高,消化吸收能力就越强。从这个角度看,读书是一种非常个性化的活动,一个人能消化吸收的内容,换另一个人并不一定同样能消化吸收。当然,一本书总会有一些无法消化吸收的,那些无法吞并或消化的,最终会被过滤出来。有人说,自己就是好读书不求甚解,读书囫囵吞枣,但即便是囫囵吞枣,枣核还是会被过滤出来。

第三次过滤,就是用实践或经验结构,把读书过程中沉淀下来的新的知识或者新的思想再过滤一遍。也就是,让实践经验与新沉淀下来的知识、思想之间进行一次对话,交换一次意见。经过这一环节,又会有一些在某本书中获得的信息、思想或知识会被过滤出来。

经过三次过滤,剩下的才是沉淀下来、成为一个人思想和精神大厦的主体结构,才是真正能够在一个人的知识、思想和经验结构中扎下根来并生长下来的东西。那么,如何才能让“三次过滤”的成色更高?这就需要“两次输出”。

第一次输出,就是在第二次过滤完成之后,能够用文字整理出从某本书中获得的新的思想和新的知识,尤其是那些对实践有启发、有帮助、有价值的东西。从某种意义上说,写作其实是一种思考的整理术。读后写作,类似于下棋的复盘,写得有条理,意味着理解和思考得清楚。从来没有糊里糊涂的思考,写出来却井井有条的。写出来的东西,要有清晰的逻辑结构。有逻辑结构,证明已经将其观点之间的内在的联系搞清楚了,已经是经历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过程。而且,有逻辑结构,才可以让新吸收的知识、新吸收的思想和存量的知识、思想联系得上、挂得上钩。有逻辑结构地写出来,新接受的知识和思想,才能真正让一个人完成思想和知识的再一次结构化。

第二次输出,就是在第三次过滤之后,继续将沉淀下来的知识、思想、经验运用到实践,进行实践层面的输出。只有在实践层面,在“用”的层面输出,才能真正检验,从某本书读到的,究竟是“经验”还是“规律”。很多人将经验和规律混为一谈,经验和规律根本差别在于:经验不一定能够重复成功。规律则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稳定性和重复性。找到规律,意味着找到了稳定的因果关系,找到了重复成功的概率很高的方式方法。从提高工作水平的角度看,我们需要的往往是“规律”,而不仅仅是“经验”,只不过我们总是习惯性地将两者混为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