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天数、珍稀物种连年增多……数字解码生态环境之变-凯发k8国际首页

央视新闻客户端 | 2022-06-05 19:05

空气质量不断提升 蓝天白云成“标配”

今天(5日)是世界环境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取得巨大进步。这十年间到底发生了多少变化,数据最能说明问题。今天就让我们来通过一组数据了解一下十年来我国的生态环境之变。曾经,晒蓝天是很多人遇到好天气时经常做的一件事。近年来,随着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的持续发力,曾经可遇不可求的蓝天白云正在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标配”。首先就让我们通过数据来了解十年间空气质量翻天覆地的巨变。

空气质量好不好,还得蓝天来说话。这张图表是北京的环保公益人士邹毅,用2013年到2021年在同一个位置拍摄的北京天空照片组成的。中间这条横线代表我国目前pm2.5日均浓度的达标线。在2013年,这张图的主色调还是灰色,横线下面的不达标天数远远多于上面的达标天数,而到2021年,蔚蓝色已经成了主色调,晒蓝天再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蓝天带给我们实打实的获得感,这份获得感也体现在数据上。2013年,北京市的pm2.5年均浓度高达每立方米89.5微克,重污染天数达58天,平均每周都有一天是重污染。当年9月,国家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俗称“大气十条”,北京的空气质量改善进入了快车道,到2017年,pm2.5年均浓度已下降到每立方米58微克。2018年,国家继续推出“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一场与大气污染的决战在重点区域展开。北京pm2.5年均浓度继续下降,到2021年降至每立方米33微克,好于国家二级标准。与2013年比,降幅超过63%。重污染天数更是只有8天。此外北京大气中的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臭氧等污染物的年均浓度也比2013年有大幅下降,北京市的空气质量首次实现了全面达标。

不仅仅是北京,近十年间,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清洁能源替代、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和区域联防联控等一系列措施,全国各地的大气环境质量都得到明显改善。以重点区域为例,京津冀地区2021年pm2.5年均浓度为每立方米43微克,比2013年下降了将近60%;长三角地区2021年pm2.5浓度为每立方米31微克,比2013年下降了将近54%;而珠三角地区pm2.5年均浓度更是在2015年就降到了34微克/立方米,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率先退出了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的行列,2021年珠三角地区pm2.5年均值降到每立方米21微克,继续领跑全国。随着珠三角的退出,汾渭平原在2018年第一次被纳入重点区域。短短四年间,汾渭平原的pm2.5年均浓度从每立方米58微克,下降到每立方米42微克,降幅达到27.6%。

走遍大江南北 数说江河之变

水生态文明是绿色发展美丽中国建设的基础。2012年来,我国通过开展“碧水保卫战”等一系列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役,让全国各地、大江南北都再现了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接下来我们再通过数据,来看看十年间的江河之变。

这张图表展现了2012年到2021年长江干流水质的变化,2012年到2017年,长江干流年均ⅱ类以上水质断面比例一直在50%上下波动。从2018年开始,长江干流水质得到大幅度提升,ⅱ类以上断面比例一跃达到80%以上,到2019年进一步跃升到98%以上。正是在这一年,生态环境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了《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计划》,八项主要任务各个直击长江水污染的要害,通过一年的努力,到2020年长江干流水质首次全线达到了ⅱ类以上,并一直保持到现在。

长江水质的惊人变化,与长江经济带沿岸的绿色“蝶变”息息相关。2016年,国家提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长江经济带发展立下规矩、划定红线。沿江省市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重点水域启动“十年禁渔”;上游各省建立横向生态补偿机制;中下游关闭退出沿江1公里内化工生产企业,完善城市污水管网体系,阻断污水流入长江;通过协同治理、联防联控,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发生了转折性变化。

“十三五”以来,碧水保卫战在全国各地相继打响,通过持续开展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等标志性战役,全国水环境持续改善。全国地表水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从2012年的61.6%上升到2021年的84.9%;劣v类断面比例从2012年的10.9%下降到1.2%。

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等七大流域及西北诸河、西南诸河和浙闽片河流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从2012年的68.9%上升到2021年的87.0%。

保护好天然河湖中的水,更要保护好老百姓的饮用水。2018年,全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正式启动,截至2021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在用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全年水质达标率从89.8%提升到了94.2%。

多措并举 建设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

森林是万物和谐共生的家园。十年来,随着植树造林、生态修复和物种保护等一系列举措,中国正焕发出生态之美。数字解码生态环境之变,下面就让我们通过一组数据来看一下,中国是如何建设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的。

9.6亿亩,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累计完成的造林面积。十年间,全国森林覆盖率提高2.68个百分点,达到23.04%;森林蓄积量净增38.39亿立方米,达175.6亿立方米。十年来,中国从未停止生态修复的脚步。水土流失面积从2012年的294.91万平方千米逐渐下降到2021年的269.27万平方千米;累计完成防沙治沙任务2.82亿亩,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分别较2009年减少7500万亩和6495万亩,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随着生态改善,更多的国土被妥善保护起来。2012年,全国拥有各类自然保护区2669处,从2019年开始,中国的自然保护区迎来升级,以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及自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逐步建立起来,已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1.18万处,占国土陆域面积的18%、领海面积的4.6%。

2021年,国家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我国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1%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得到有效保护,部分珍稀濒危物种野外种群逐步恢复。目前,大熊猫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1114只增加到1864只;极度濒危的海南长臂猿,从低谷时的不足10只恢复到35只;朱鹮从发现时的7只,恢复到5000余只;藏羚羊从不足7万只恢复到目前的30多万只。

今年4月18日,国家植物园在北京香山正式揭牌,重点收集全球不同地理分区的代表植物及珍稀濒危植物3万种以上,收藏五大洲代表性植物标本500万份。近年来,我国更加重视种质资源保护,建立植物园、树木园近200个,保存植物2.3万余种,约占中国植物总种数的60%。

更多新物种还在源源不断被发现。《中国生物物种名录》收录物种及种下单元数量已经从2012年的7万多个上升到2022年的13.8万多个,为生物多样性的科学研究和保护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